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一十五章 792毫米版本的莫辛纳甘(2/3)

作者:仲渊2
这种特性不止国人特有,恐怕是人就有。”

此话一出,众人瞬间明悟。

庄前鼎和余华笑而不语。

李强和赵尔录互相对视,竟然有几分道理?

试错成本几乎没有,但如果能发挥作用……岂不美哉。

“那我写了。”秘书长承认他被说服了,落笔写字,留下万吨级水压机的文字。

“大家先讨论武器技术吧,以便记录和整理。”

老首长笑了笑,没在耽搁,直入主题,说道:“苏军武器装备序列中有什么是我们最需要的吗?或者说有哪些武器技术对我们帮助是最大的?这次技术援助来之不易,恐怕只有这一次机会了。”

老首长这番话的意思非常明确。

此次技术援助的机会珍贵无比,千载难逢,如果不能选出对当前根据对最有利的武器技术,那么,以后想要再得到这种机会可就难了。

因为,这是来自于苏联无法大规模援助武器装备的补偿。

“李强同志,庄教授,余组长,你们三位是负责技术领域的,你们的话最具权威。”供给部部长赵尔录面色凝重,看向正对面的三人,正声道。

三人陷入沉思。

哪些武器技术对我们帮助是最大的?

这个范畴太多,多到数不清,如果可以,他们想要122毫米榴弹炮,-20型152毫米加榴炮,甚至是-4型203毫米榴弹炮,甚至愿意搬空苏联武器技术的所有库存。

然而,这不现实。

所谓的技术援助并非无限额度,单论武器技术的援助范畴,恐怕能够覆盖轻武器体系便是天花板,最多能给75毫米口径的野战火炮。

那么,一个问题由此诞生。

军工局当前已构建完整的轻武器体系,统一采用7.92毫米弹药,是否需要7.62毫米弹药标准的苏式武器?

答案显而易见,并不需要。

步枪为中正式,机枪有-26捷克式+马克沁中口径重机+仿2大口径重机构成打的武器体系,何必引入苏式武器融入自身?

要知道,军队所装备的制式武器种类越少越好,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后勤供应的压力。

单论轻武器方面,苏军和八路军最新构建的轻武器体系并没有过多的性能差距,只能说各有千秋。

就拿最主流的制式步枪水连珠和中正式对比,两款主力步枪综合性能处于伯仲之间,谁也没有压倒性的性能优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