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是磨砺,永远如此。
当下的时代未必比过去好,也未必比过去的时代差太多,活着的圣人也要经受磨砺,无人可以例外。
唯有死去的人却可以坦然躺在那里,世界纷繁都成了别人的,痛苦沮丧都是别人的情绪,死者躺在医院的床上,躺在卫生间的地板上,或挂在某一根绳子上,一切无序皆然成了有序,世界不再有任何问题,或者说问题仍然存在只是不再与他有关。
都是别人的,是生者的。
生与死的边界仿佛下过雨的路面,黑白相间的人行道刻意分明,不给人模糊混淆的机会。
夜晚十点,晚风沉寂,树影淹没在扑朔的路灯下,电压不稳导致的闪烁像一种临终前的挣扎,攀爬着看不见的最后一根稻草,最终在短暂的明亮后,义无反顾沉了下去,成为了黑夜的一部分,不作为的任由黑暗在周边蔓延。
路边的忍冬成片成片的青绿,白天孜孜不倦的光合作用只为了诉说对夜晚窒息的不满。
相形之下,人的脚步也有了色彩,黑色的,沉重的,灰色的,轻盈的。
方明的电话打来五分钟后,沐春放下手上的书,依依不舍,好不容易从二手书市场寻来的书刚读过半又被吵扰,情感上的不舍和理智的放下之间还是后者胜出。
夜晚十点的电话,他不得不稍加重视。
回拨电话,铃只响了一声,方明根本就在等待。
“我知道你会打回来的。”说这话时方明有一丝得意,猜中沐春的心思不容易,但是猜出他会回拨电话并不难,将心比心来说,两人都能察觉到有一件不寻常的事正在这个寻常的夜晚发生着。
一方面是医生的直觉,另一方面是夜晚值班医生对夜晚糟糕的印象。一旦对一个特别的时段有了糟糕的印象,当一些小事出现的时候,很容易就会联想到那些糟糕的事情,这便是情绪的记忆。
它不讲道理,但是自有科学逻辑。
“我没看到你说的消息,我根本没看手机。”
“没看手机你就给我回电话了?那你现在再看一眼,看一下朋友圈那条消息还在不在?”
沐春有些无奈,切换到微信看了一眼,朋友圈里并没有出现方明所说的那条分享。
“算了,我直接发给你吧,就是这张图,配文是——一个人的寂寞,只有一种方式可以终了。”
方明截图发给沐春,沐春当下便明了为什么平日里冷漠的方明会神经过敏甚至有些过度紧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